
(希望生得出PART2)
2020只剩兩個多星期了~前一陣子覺得筆記手帳的數量覺得有點多,感覺有點啊雜,最近終於抽空稍微整理了一下。
回顧了一下自己使用手帳的歷程:月計畫→手繪→Take a Note→女人迷
這次主要處理掉了2017、2018兩年的手帳,Evelyn其實從大學到工作,幾乎只用月計畫記重要行程,在學校工作使用月計畫桌曆,隨身攜帶一本記錄私人行程。每年換新就淘汰舊的,不會留下。為什麼後來開始出現手帳呢?
因為當媽後很忙,2017那年還在學校工作,放暑假時重啟了整理儀式,許下我的理想生活目標後,買了手帳開始寫下我的輕簡生活記錄。
其實有點給掰想學別人很厲害的手帳規劃,畫一畫、寫一寫療癒自我,安慰一下。那時買了無印良品的方眼筆記本,可以隨意寫畫,隨時調整,工作一本、個人一本。
不過工作那本使用一個月就夭折了,因為發現月計畫桌曆和代辦清單MEMO就夠我用了,沒用完的部分,後來在迷惘時,看人生設計相關書籍時,寫下書中的練習、以及後來跟整理相關的一些雜記。
個人的那一本,記錄了我的習慣追蹤、打掃追蹤、晚餐規劃、採購清單、簡單記帳,不過常常虎頭蛇尾,大概維持了四個月,只有幫小孩規劃晚餐比較認真。
換了工作單位後,比較有空,繼續研究別人怎麼寫手帳,發現也有手帳完成夢想的這種說法~呼喚幸運的「二次書寫」手帳術~(當時是有多想完成夢想!!!什麼都要試)大家可以在Take a note手帳設計者的網站裡看到。
於是2018年底我參考他的版型和寫法,先在無印的筆記本裡手繪試寫兩個月,但全手繪實在有點難維持,所以決定2019不要再手繪了,直接購入Take a note。2020又改購入女人迷的手帳。PART2會繼續分享這些手帳陪我一路走到成為整理師的現在~
話說一邊整理也一邊問自己,為什麼這幾年的筆記本變多了呢???





